语音唤醒芯片主要是通过持续监听唤醒词,在接受到唤醒词以后从低功耗状态下触发设备从休眠模式转为工作模式。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音箱和智能家居当中。下面小编和大家讲讲语音唤醒芯片是怎么实现这一过程的。 一、声音收集 语音唤醒芯片通过麦克风来收集用户的声音,然后把声音转换为电信号,有时候还会采用双麦克阵列或者多麦克风阵列来提升识别准确度,以WTK6900系列为例就有一部分是支持多阵列麦克风,能实时监测周围环境声音,最远支持10米远场识别。 二、信号处理 在收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以后,还需要针对信号进行处理,因为原始的声音往往会有一部分环境噪音存在,在进行识别之前会对这些环境噪音进行一些预处理。 三、语义识别 这部分往往是由语音芯片上的微识别模型来处理的,模型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最后进行唤醒词匹配。 四、唤醒词匹配 唤醒词匹配目前主流的方案都是通过轻量化的神经网络模型比如CNN、DNN等进行模型训练,用大量的唤醒词样本和非唤醒词样本进行训练,让模型能够区分。 以上就是关于“语音唤醒芯片是怎么实现的”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
发布时间:
2025
-
07
-
28
浏览次数:21
电动摩托车在国内可以是说是市场的宠儿,不论大小城市只要不禁电动车,路边都满满当当塞满了电动车,大多数电动车都带屏幕显示电路和语音播报功能。 传统的电动摩托车语音播报功能比较简单,主要就是提示一下电量不足等,地频次语音播报,而屏幕则是另外单独集成,传统的电动摩托车屏幕驱动与语音播报系统,硬件架构相对分离。屏幕驱动部分,常采用专门的屏幕驱动芯片来驱动 TFT 液晶显示屏,实现速度、电量等基本信息显示。但在功能拓展时,需外接额外芯片或模块来增加新显示内容,如连接独立导航模块后,需复杂布线与通信协议适配才能在屏幕显示导航信息。 语音播报方面,选用通用语音芯片,像早期的一些 8 位语音芯片,其运算能力有限,仅能实现简单语音播放,如固定的启动、关机提示音。与屏幕驱动芯片及车辆核心处理单元(如 MCU)通信时,接口单一,通常采用简单串口通信,数据传输速率低,难以满足复杂交互需求。而且在集成度上,屏幕驱动与语音播报硬件模块需各自独立供电、布线,占据空间大,不利于电动摩托车内部紧凑布局,增加了装配复杂度与故障隐患。 WT2606B方案 1.屏幕驱动 WT2606B是一颗集成了屏幕驱动和语音识别的集成方案,芯片大小只有5m*5m,在屏幕驱动上可以轻松驱动TFT彩屏,使用层叠式的UI设计,让UI占用的空间更小,同时支持60帧/秒的显示效果,让显示更丝滑。 2.语音识别 传统的电动车语音播报...
发布时间:
2025
-
07
-
25
浏览次数:28
目前有不少芯片都可以实现语音控制功能,语音芯片实现语音控制功能的核心逻辑是通过本地硬件进行一系列的流程化操作,不依赖云端大模型。其核心流程是声音采集→信号处理→语义识别→发出指令→执行指令的一个过程,下面小编就根据语音芯片的工作过程展开讲解。 1.声音的采集和识别 语音芯片通过麦克风接受到人发出的声音然后转换成为电信号,ADC接着把电信号转换成为数字信号,然后把这些数字信号发送到DSP进行处理,最终通过语音芯片上的本地化ASR完成声音的采集和识别。 2.单麦克风和多麦克风的区别 这其中麦克风的的数量以及降噪算法会影响到语音芯片的识别精准度,通过语音芯片上的ASR模型也会影响到识别的精准度,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多麦克阵列优于单麦。 3.识别以后怎么执行指令 简单的理解就是语音芯片上装有一个TTS,可以把声音转换为文字,然后把提取到的声音和本地的指令库进行匹配,识别出用户的具体需求。芯片内置轻量化 AI 模型(如 CNN、RNN 的简化版,或专门优化的 Transformer 模型),这些模型通过海量语音样本(不同口音、语速、环境下的指令)预训练,具备泛化识别能力;以WT2606系列为例,可以最高支持300条本地指令,对于绝大多数离线语音芯片来说已经够用了,如果还不够用的情况下WT2606还可以通过链接云端大模型实现无限指令。 在语音芯片识别指令以后,通过控制接口输出芯片,...
发布时间:
2025
-
07
-
24
浏览次数:23